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馆员诵读:《华州古今》第46期

2025-08-17 09:39:25 35

朗读者:徐  欣

诵读内容: 华州蔬菜种植的历史久远,种类繁多,品质上乘,自古就驰名于世,当今更有飞跃式的发展,已经成为华州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华州地处富庶的关中平原,在周秦汉唐时期,又是近畿之地,自古即有发达的农业,蔬菜种植也相应发达,成书于明朝万历九年(1581)的《华州志》卷九记:“蔬则宜葱,宜韭,宜薤,宜蒜;多芥,多茄,多萝卜;有蔓青,有黄精,有芹。……泥河治蔬菜,颇足俯仰之资。”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华州乡土志》,对华州蔬菜种植的记载是一言以蔽之:“凡蔬之类无一不备。”

1949年后,随着人口数量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用量剧增,蔬菜种植逐步扩大,品种逐渐增多。1989年,全县蔬菜面积为2.6万亩,为1950年的3倍多;蔬菜计40类,120多个品种,其中,葱、蒜、白菜为大宗;蔬菜总产量为3万吨。

1990年以后,华县着力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蔬菜种植,增加农民收入,蔬菜种植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华县“八五”规划,提出“扩菜、优果、重养、兴牧、促林”的农业发展总体思路。“八五”末实现4万亩蔬菜的目标。1991年初,当年辛庄南吉在渭南地区首次引进“日光温室大棚”术,建大棚17座。1996年3月,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通过了《十万亩蔬菜发展规划》。1996年10月22日,华县三个蔬菜品种研究项目在北京博览会上被评为优秀项目,其中陕西辛辣蔬菜研究所参展的新品种渭辣1号及黄皮高桩洋葱,分别被评为“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至2000年,华州露地蔬菜基本实现区域基地生产,蔬菜种植面积达11.3万亩,总产量24.9万吨,总产值1.47亿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4%。设施蔬菜年产3.75万吨,总产值7500多万元。涌现出柳枝镇丰良、南关“大棚香椿”,瓜坡镇南沙、良侯“番茄、圣女果”,毕家拾村“黄瓜”、毕家“芦笋”等一批设施蔬菜示范村。

来源:华州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