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区图书馆举办“悦读·跨界的魅力”志愿者
读书分享会
阅读无界,世界无限。身处知识交融的时代,打破学科壁垒已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7月17日,阎良区图书馆组织暑期学生志愿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悦读·跨界的魅力”志愿者专业书籍分享会,旨在促进跨学科阅读,激发大家对知识的探索热情。
【专业书籍分享:知识领航,开启学科之门】
九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志愿者化身为“知识领航员”,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大家推开了一扇扇学科之门。徐紫怡从目前产业发展需求、书籍知识体系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自己的专业课书籍《机电一体化设计》,让大家对这一前沿领域有了清晰的认识。孙子悦则聚焦于《护理基础学》,详细解析了其中的亮点知识,如医院感染防控、患者生活护理、临终患者护理、护理程序等,展现了护理学的严谨与温情。谢李智恒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大家推荐了《中医饮食营养学》,从日常饮食出发,讲解了中医养生的智慧。余嵩珂则深入浅出地拆解了看似复杂的《机械原理》,让晦涩难懂的机械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跨界盲盒问答:趣味碰撞,探索知识边界】
针对“20年后,你的专业和AI结合会产生什么新职业”的问题,机械专业的余嵩珂发挥想象,提出了生物智能工程师、预测性维护、自主机械训练等方向,展现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深刻洞察。法学专业的代艺欣同学则针对“如果带着你的专业书籍穿越到古代,你能做什么”的问题,表示如果可以做到的话,她会改变古代的两个观念,一是“宁可错杀,不可错放”的观念,另一个是极其残酷的刑罚观。如果有困难的话,她会选择做一个说书先生,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观念。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谢李智恒针对“如果流落荒岛,你专业书籍里的哪条知识能救命”的问题,分享了通过观察动植物的“四性五味”来选择食物的方法,以及在受伤情况下凭借专业知识选择止血化瘀的中药,体现了中医知识的实用价值。
本次专业书籍分享会不仅展示了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独特风采,更激发了大家对跨学科阅读的兴趣与热情。未来,阎良区图书馆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持续发力,为志愿者及广大读者搭建更加多元、广阔且深入的阅读交流平台。
【附:谢李智恒《中医饮食营养学》】
我是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学生,日常沉浸于中医基础理论、养生功法,以及各类传统养生保健技法的学习中,尤其关注中医“药食同源”理念与实践应用,希望能用传统养生智慧,帮大家把健康融入日常。今天要推荐的,就是和我的专业紧密相关,能让中医养生走进三餐四季的《中医饮食营养学》。
先聊聊这本书的“家底”。它可不是简单罗列食材功效,而是系统梳理了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从最基础的“药食同源”观念讲起,把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掰开揉碎了讲。书里收录超200种常见食材的养生用法,像我们熟悉的大米、红枣,不熟悉的山药、芡实,都讲得明明白白。还有上百道经典药膳食疗方,小到晨起一碗养生粥,大到疾病辅助调理的食疗汤,从日常饮食调理到疾病辅助食疗,层层递进,构建出完整的中医饮食营养知识体系。
为啥推荐它?在中医养生保健领域,“食疗”是最贴近平凡人、最容易践行的养生方式。这本书扎根中医理论,但完全不讲晦涩术语,把“吃对食物养好人”的逻辑,用大白话讲透。不管你是想日常调理体质,比如阳虚怕冷、阴虚火旺,想通过吃饭改善;还是想辅助缓解一些小病症,像脾胃虚弱总胀气、湿气重总没精神,都能从书里找到对应的饮食方案。真正把中医养生,从书本上的“大道理”,“落地”到咱们的一日三餐里 。
书里有个超实用的“亮点”——“辨证施食”板块 。举个例子,同样是失眠,不同体质调理方式大不同。心火旺的朋友,晚上睡不着、还心烦口干,适合吃莲子心茶、百合银耳羹,清泻心火、宁心安神;要是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总感觉乏力、没精神,桂圆红枣粥就是好选择,补养心脾、养血安神。这种根据体质、病症差异,精准饮食调理的思路,是中医饮食营养的核心智慧,书里把这些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普通人看一遍,就能试着给自己、给家人“辨证选食”,特别实用 。
说到适合的读者,不管是被工作折腾,想通过饮食调理身体的上班族;还是注重养生,想给家里人做健康餐的中老年朋友;哪怕是刚接触中医,想从吃饭开始调养身体的新手,甚至厨房“小白”,跟着书里的食材搭配、食疗方制作步骤,买买菜、下下厨,也能轻松开启中医养生饮食之旅,把健康吃出来 。
中医养生保健,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中医饮食营养学》就像一位贴心的家庭营养师,把千年中医智慧,转化成餐桌边的养生指南。希望大家读完这本书,都能学会用食物当“良药”,把日子过成“良药可口”的健康模样,这也是我们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最想传递给大家的温暖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