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馆员荐读 | 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竹林的故事》——现代乡土抒情小说(第2期)

2025-08-04 18:08:35 17

馆员荐读 | 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竹林的故事》——现代乡土抒情小说(第2期)

乡土,这片古老而深情的土地,孕育了无数浪漫与抒情的故事。在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02——《竹林的故事》中,收录了师陀、废名和沈从文三位文学大家的经典之作。他们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乡土画卷。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部作品,在字里行间感受那份浓浓的乡愁与对故土的眷恋。

 

【书籍信息】

书名:竹林的故事

作者:师陀 废名 沈从文(张丽军 主编)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索书号:I247.7 7:2

馆藏位置:阎良区图书馆一楼

 

1.师陀及其作品

【作者简介】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作家。河南杞县人。曾任上海苏联广播电台编辑、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剧。建国后,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后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门人事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


【作品简介】

本书收录的师陀作品,围绕“果园城”的各色人物展开:被丈夫抛弃的孟林太太、总是笑着的女孩素姑、曾管理着农场的葛天民、为生活所困而搁笔的贺文龙、悠闲自在的邮差先生,以及布政家的主仆三人、北门街的好汉......作者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城,但字里行间却常常流露出一丝悲凉。果园城的居民淳朴、善良,同时又不乏固执和麻木。师陀以浪漫而又冷峻的笔触,将乡土生活的温情与悲凉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废名及其作品

【作者简介】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中国现代作家、学者。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到新文学,1925年10月,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代表作有《桥》《莫须有先生传》等。


【作品简介】

废名笔下的乡土远离城市喧嚣,充满自然气息。竹林掩映的茅屋中生活着三姑娘一家,茂盛桃园里住着阿毛父女,陶家村菱荡圩有个陈聋子,他们的日常生活共同构成了田园牧歌般的乡土生活。但和师陀相似,他的笔触也探入了乡土生活的肌理与命运。

在《柚子》《浣衣母》和《阿妹》等作品中,作者倾注了对生活在乡土大地中人们的深切关怀:柚子因家道中落,从昔日可爱淘气的姑娘成长为一个沉默寡言的大人;浣衣母李妈的家,因为流言蜚语,从乡邻欢聚场所变成了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孤岛;乖巧温顺的小女孩阿妹,在家人习惯性的忽视中凋零。废名以其特有的诗性语言与悲悯情怀,在描绘乡土宁静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乡土人情的怀念与担忧。

3.沈从文及其作品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主要著作有《边城》《湘西散记》《长河》《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服装史》等。文学作品编有《沈从文文集》。


【作品简介】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清澈溪流边的碾坊里住着纯真的少女三三,懵懂的小童养媳萧萧在花狗的山歌中经历命运起伏,冬生与巧秀的爱情在宗法礼教的阴影下饱受考验,媒人阿金在赌桌旁错失姻缘,忠厚的贵生面对无望的爱恋最终燃起熊熊烈火,而渡船老人的孙女翠翠则在边城茶峒的青山绿水和朦胧情愫中静静守望。沈从文以诗意的笔触描绘着边地风物与淳朴人情,在展现生命自然之美与人性本真之善的同时,也深刻触及了古老乡土在时代变迁与固有秩序下的隐痛。

结语

《竹林的故事》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乡土之旅。师陀、废名、沈从文的乡土文学既有田园牧歌式的诗意,又有浓重的乡土忧患意识。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欢迎来到阎良区图书馆浏览借阅!

来源:阎良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