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岐图科普 | 小心这两种“花蚊子” 夏天防蚊,这些知识点要记牢

2025-08-03 10:48:51 9

夏天一到,蚊子就成了让人头疼的 “小恶魔”。尤其是两种“花蚊子”,不仅咬人狠,还可能传播要命的疾病!今天就来好好认识它们,教你几招把它们 “赶尽杀绝”

#01

这两种 “花蚊子”,危险系数极高!

咱们常说的 “花蚊子”,其实就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它们可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罪魁祸首”,千万不能大意!

先看看它们长啥样,好好认!

◆白纹伊蚊:背上有一道超明显的白色 “脊梁骨”,一眼就能看到。

◆埃及伊蚊:背部的白色斑纹像一把 “小竖琴”,辨识度也很高。


它们喜欢待在哪儿?


白纹伊蚊在我国分布很广,大江南北都可能见到它的身影;而埃及伊蚊比较 “挑剔”,主要在南方局部地区活动。


为啥它们这么 “毒”?


这两种蚊子都爱在小型积水里产卵繁殖,比如路边的小水洼、你家花盆底下的托盘里。而且它们攻击性超强,一天到晚都可能出来 “作案”,一旦被带有病毒的它们叮咬,就可能染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多种疾病,想想都让人害怕!

#02

斩草除根!清除蚊虫的 “育儿所”

蚊子的幼虫离不开水,只要咱们把积水清理干净,就能从源头上减少蚊子的数量。


家里家外的积水,一个都不能留!


定期检查家里的花盆托盘、喝完的瓶瓶罐罐、冰箱底下的接水盘,还有室外的坑洼地面、排水沟渠,发现积水赶紧清掉,别给蚊子留机会。


装水的容器,可得好好管管!


家里的蓄水池、水箱要盖紧盖子,不让蚊子进去产卵。养了水生植物的话,每周都要换一次水,还要把容器内壁彻底洗干净。

那些没用的废旧轮胎,要么钻个孔让水排出去,要么就直接填埋了。露天放着的东西,记得用防雨布盖好,别让雨水积在里面。


特殊地方也要处理到位!


野外的竹筒、树洞里容易积水,用石灰沙或者三合土把它们填上就行。家里附近的湖泊、池塘,要防止污水流进去,定期清理淤泥和杂草,岸边 1 米的地方挖深一点,也能减少蚊子滋生。

#03

搞好环境,让蚊子 “无家可归”

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家里和周围的垃圾、杂物要及时清走,不然很容易成为蚊子的 “藏身之处”。地下室、屋顶的排水系统也要定期疏通,可别让积水在那儿 “安家”。

给家里的设施 “改改头换面”

雨棚改成斜坡式的,雨水就不会积在上面了。污水井可以装个防蚊闸,或者改成弯曲管式的,让蚊子进不来。


#04

专业灭蚊,效果更给力

要是外面蚊子实在太多,就得请专业人员来帮忙了。他们会用那些 “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证)的卫生杀虫剂,进行规范的消杀。

一种是空间喷雾,用专业设备把药剂变成小颗粒,在空中碰到蚊子就能快速杀死它们;另一种是滞留喷洒,把长效杀虫剂喷在墙面、绿化带这些蚊子常待的地方,能长时间起到灭蚊的效果。

个人防护,关键时刻能保命。


#05

日常出门要注意

夏天出门尽量穿浅色的长袖衣裤,还可以涂点含避蚊胺(DEET)的驱避剂,让蚊子不敢靠近。

家里要装上纱窗、纱门,晚上睡觉最好用蚊帐,多一层保护就多一份安全。

外出旅行更要当心

出发前:先查查目的地有没有蚊媒传染病流行,再安排行程。记得带上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便携式蚊帐这些防护用品。

住的地方:优先选有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要是条件不允许,就用上便携式蚊帐。

回来之后:旅行结束后的 2 周内,还是要注意防蚊子叮咬,防止隐性感染。要是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赶紧去医院,别忘了告诉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万一出现这些症状,赶紧去看医生!

如果不小心被蚊子咬了,之后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并且告诉医生自己最近去过哪些地方,方便医生诊断。

防控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关键就在于“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只要咱们把这些措施做到位,就能有效降低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数量,阻断疾病传播,安安稳稳过夏天啦!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