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图书设立于2004年,是国家图书馆主办并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优秀图书推荐活动。第二十届共评选文津图书20种,文津提名图书46种。这些好书涵盖多个领域,题材丰富。“文津好书”系列自第十七届推出以来,通过刊载评委、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作者、编辑的创作心得,向读者介绍这些优秀读物。我们会不定期设置互动话题,读者朋友们参与即有机会获得礼物。让我们一起悦读文津,品味经典吧。

《漫画脑科学》 (英)尤他·弗里斯、(英)克里斯·弗里斯、(英)亚历克斯·弗里斯 著, (英)丹尼尔·洛克 绘,包爱民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索书号:R2/18 馆藏地址:一楼借阅室 “事实证明,不管是人类大脑、动物大脑、还是机器大脑,模仿都是使学习更有效的方式。” “与生俱来的与群体相处的能力是社会认知的核心问题。” “正确地做科学是很难的,科学家的名声很重要。” 人类作为社会物种,合作、竞争、共情以及偏见背后有着哪些科学的解读? 《漫画脑科学》是一本别具一格的图文书(graphic),由认知神经科学界的传奇夫妇尤他·弗里思与克里斯·弗里思撰写,其儿子亚历克斯·弗里思与艺术家丹尼尔·洛克联袂助阵,通过引人入胜的叙事与精美的插画,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类大脑如何协同运作这一引人深思的命题。 书中亮点频现,其一便是对人类大脑“社会属性”的深度挖掘。作者夫妇凭借近五十年深耕大脑障碍领域的科研积累,以丰富新颖的实验案例为基石,有力论证了大脑生来便为合作而进化这一观点。在讲述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时,不仅细致阐释了这些群体在社会认知方面的特殊表现,还巧妙勾连起大脑互动机制的底层逻辑,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鲜为人知的大脑世界,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珍贵。 书中关于偏见与多样性的探讨也极具冲击力。它毫不避讳地将人类认知中的偏差摆上台面,剖析了人类大脑在快速判断他人时,如何受制于进化遗留的“思维捷径”,从而滋生偏见。但同时,作者又给人以希望,通过实例呈现打破偏见壁垒、拥抱多元思维的可能性,鼓励读者挣脱刻板印象的枷锁,去探寻更具包容性的思维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将晦涩难懂的神经科学知识以图文(就是现在书名所说的漫画)的形式生动演绎,堪称科普形式的创举。这是一个特别的创作团队。夫妇两人负责提供科学内容;儿子将其创作为科普文本;丹尼尔·洛克的插画巧思不断,用夸张又诙谐的画面将抽象的大脑结构、神经信号传递等概念具象化,其视觉化、故事性、幽默感,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余,大脑悄然完成了一场科学知识的“升级”。这种图文互现的模式,打破了学术研究与大众科普间的隔阂,使得无论专业学者还是普通大众,都能从中汲取养分。 《漫画脑科学》内页 从学术传播角度,本书也是意义非凡。它并非单纯罗列作者夫妇的科研成果,而是将其置于整个神经科学发展脉络之中,回顾先驱探索,展望学科未来,为读者铺就了一条纵览学科发展全貌的坦途,启发读者思考神经科学在理解人类自身与改善社会中的深远使命。本书无疑是一部兼具科学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佳作,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示神经科学奥秘,带领读者踏上极具趣味的人类大脑探索之旅。让我们得以亲近这一关乎人类心智根本的学科领域。 最后要说的是现在“漫画”绝不仅仅是小读者的“专属”形式。这本书除了中学生和大学生外,那些想要拓展认知视野,寻求脑科学、心理学知识的读者,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 就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收到译者包爱民教授最新出版的图书《脑补:研究大脑 洞悉自己》,我知道这样一位研究脑科学专业的译者,一定使这本译作的信达雅有了保障。 杨虚杰 科普出版人、编审、国家新闻出版领军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