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文津好书 | 一幅波澜壮阔的星空画卷

2025-11-10 11:42:19 54

文津图书设立于2004年,是国家图书馆主办并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优秀图书推荐活动。第二十届共评选文津图书20种,文津提名图书46种。这些好书涵盖多个领域,题材丰富。“文津好书”系列自第十七届推出以来,通过刊载评委、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作者、编辑的创作心得,向读者介绍这些优秀读物。我们会不定期设置互动话题,读者朋友们参与即有机会获得礼物。让我们一起悦读文津,品味经典吧。



20
届文津图书·科普类图书
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jpg

《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


李亮 

人民邮电出版社

索书号:P1/35

馆藏地址:一楼借阅室

岐山县图书馆


“对于中国人来说,天文学在历史上曾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在古代的天、算、农、医四大科学中,天文学承担着‘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重要任务,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在古代中国,天文学也与政治(特别是皇权)紧密相关,甚至长期被供奉成官方‘正统’之学。”


——引自《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


《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以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天文学发展画卷。作者李亮博士立足于扎实的学术研究,以通识读本的形式,巧妙融合专业性与可读性,使该书成为中国天文学史普及读物的标杆之作。


本书在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传统天文学史著作往往因专业性过强而令普通读者却步,而本书则通过六十余个精选的历史瞬间,以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将晦涩的天文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篇章。作者采用“时间为经、专题为纬”的结构编排,既确保了历史脉络的清晰,又让专业内容深入浅出。这种创新的写作方式,为天文学史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作品依据丰富的考古发现、历史档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物,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在天文观测、历法编算、仪器制造、星图绘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尤为难得的是,作者既展现了中国天文学的辉煌,也客观呈现了其在特定历史时期与西方的差距,以理性、全面的视角还原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这种不偏不倚的叙事态度,彰显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历史的敬畏。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天文学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揭示了中国天文学对东亚文明圈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天人合一”等传统宇宙观的解读,作者剖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独特的思想体系,为理解中华文明的特质提供了全新视角。书中详实记载了中国天文知识向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地传播的历史,凸显了中国天文学作为东亚文化纽带的重要作用。


在内容编排上,作者巧妙地将专业知识与历史故事交织,既保证了学术严谨性,又增强了阅读趣味性。从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到近现代的天文探索,本书以流畅的文笔勾勒出中国天文学发展的完整图景。此外,作者还结合当代科技发展,展望了中国天文学的未来前景,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务实精神。


在当今中国天文学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启迪。它既能满足普通读者的求知欲望,又可为专业研究者提供参考,是一部难得的雅俗共赏之作。正如繁星点点的夜空激发人类对宇宙的想象与探索,这本书也将引领更多读者踏上浩瀚星空的探索之旅。



荐书人
王渝生照片.jpg

王渝生

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党委书记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