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岐图科普 | 雨天高压线“滋滋”响?原来是电晕放电在“歌唱”

2025-11-10 09:53:40 114

高压电线是城市电力输送的“动脉”,可一到雨天,它常常会发出“滋滋”的声响,不少人难免担心:这是漏电了吗?事实上,这种声音并非漏电,而是高压线在特定环境下的正常现象——电晕放电。


声响背后:电晕放电在“作祟”



  高压线工作时电压极高,导线周围的电场强度很容易超过空气的电离场强,使空气分子电离,引发“电晕放电”。雨天空气潮湿、电阻低,相当于为高压电线附近的强电场开辟了一条“快车道”,电场更容易将空气分子“拆解”成带电离子,这一过程中就会发出“滋滋”声,属于常见的气体放电形式。


  电晕放电并非雨天专属,晴天时同样会发生。只是晴天空气干燥、电阻较大,放电活动减弱、“音量”较低,再加上环境噪音的掩盖,往往不易被人察觉。


现象解读:无需过度恐慌



  很多人听到“放电”声,就担心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电晕放电并不可怕。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导线毛刺、连接部位等尖端区域,一旦稍微远离导体表面,放电就会停止,不会大面积击穿空气。且其产生的电流极微弱,无法形成持续电弧或火花,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威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潮湿天气下空气绝缘性能下降,人们仍应与高压线保持比平时更大的安全距离,避免长时间在高压线下停留。好在高压线路架设时已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预留了足够的安全距离,行人正常经过通常没有危险。


安全提醒:牢记高压线安全距离



  为确保人身安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高压线安全距离要求:


01


放风筝:严禁在架空线路两侧各300米区域内放风筝,风筝碰到高压线极易引发触电事故。

02


垂钓:禁止在架空线路两侧各50米区域内垂钓,碳素鱼竿和潮湿的尼龙线均易导电。

03


雷雨天行走:应避免在高压线下行走,保持与线路至少5米的水平距离,在高压电线附近切勿携带过长物品或金属结构物。

04


遇到断落电线:务必与落地点保持至少8米距离。若已身处危险区域,应单脚跳或双腿并拢跳跃离开。

05


无人机飞行:在架空线路两侧各1千米范围内飞行须经电力公司许可,小型无人机飞行时至少应远离线路50米,且无人机规模越大,安全距离要求越高。


  了解电晕放电的原理,严格遵守安全距离,我们就能更加安心地享受电力带来的便利,更好地守护自身与家人的安全。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