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员荐读 | 《史说长安:明清卷》(第6期)
在明清五百余年的岁月中,长安以西北重镇与区域中心的身份,继续书写它厚重而独特的历史。本期荐读将带您走进《史说长安:明清卷》,透过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叙述,一起感受这座古城在制度沿革、商业发展与人情风貌中的深刻变迁。
【书籍信息】
书名:《史说长安:明清卷》
作者:王浩远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索书号:K294.11 5:6
馆藏位置:阎良区图书馆一楼
【作者简介】
王浩远,历史学博士,陕西理工大学历史系教师。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地理及地方文献研究。近年来撰有《陕南明清方志研究》《顺治汉中府志校注》《明代北镇医巫闾山崇祀考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论著。
【内容概述】
本书以时间为轴,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层面,系统梳理了长安在明清两代五百余年中的历史演变,清晰呈现了这座城市从军事要塞转变为区域中心的发展轨迹。
开篇从明清两朝对长安行政建制的调整写起,详细介绍了西安府的设立与沿革。明代将长安定位为西北军事重镇,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于此。书中不仅考据了秦王府的建筑规制,还深入探讨了王府经济对民间社会的影响。清代延续西安府建制,并因应西北边疆治理的需要,将其打造成军政枢纽。作者通过分析陕甘总督机构的职能演变,突显了长安在维护清代边疆稳定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经济与城市格局是全书的核心内容之一。作者借助地方志与考古材料,细致还原了清代西安的城市布局与用水系统,具体包括清初满城的兴建、南城的变迁,以及汉城、回城与满城并存的独特结构;同时介绍了南院门、北院门的功能区划,以及龙首渠、通济渠等城市供水设施。
文化与社会生活章节则充满人文温度。作者描绘了西安在明清时期多元宗教共存的繁荣景象,涵盖佛教(如小雁塔“神合”传说、广仁寺)、道教(都城隍庙)、伊斯兰教(回坊清真寺)与天主教,展现出城市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并重点叙述关学复兴、董子祠修建、地方文献整理,以及三学街与碑林的文化意义。此外,还以鲜活的笔调介绍了西安的饮食风俗、传统小吃和秦腔艺术,勾勒出一幅底色温暖、地域特色浓郁的生活画卷。
【结语】
本书以“区域中心”为主线,既宏观把握制度变迁,也细腻捕捉民生百态。如果您也想走进西安城墙背后的历史故事,欢迎至阎良区图书馆一楼借阅本书,一同领略长安在明清时期的别样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