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繁露》有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这时节,秋高气爽,天朗云清、层林尽染,菊桂飘香,秋意愈加浓烈。如林语堂所言:“秋分时,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的气态。”漫天的落叶,诉说着秋的浪漫;田间的丰收,洋溢着秋的喜悦。在这个秋分时节,端一杯菊花酒,题一首枫叶愁,饮一盏鲜活的金色秋,这个秋天,太值得期待。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秋分至,木叶落,雁南归。此时,天地辽阔,明净绚烂。秋分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秋天。此时,秋天也慢慢有了这个季节独特的味道。它的美不像春天那么娇柔,也没有夏天那么热烈,它是季节轮换中沉淀出的一份独特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文人多悲秋,但秋天本无错,只是大家赋予它太多悲情。叶落鸟回只是自然规律,何不坦然的接受?秋天,一字一句皆是意,一步一摇都是景。秋,就是这么一个令人心醉的季节。只要你怀一颗清净的心看世界,行走于天地间,那处处都是美好。万事万物都在人心里,只要人的内心不萧索,处处皆是旖旎风光。
只是所有的喜悦放到古代那个特定的环境中似乎都要以悲伤结尾。今时今日,我们永远不必体会“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凉。这是时代的进步,更是我们的幸运。倘若在每个秋季,能有所收获,那是极好,倘若无所得,也可尽享这大好的秋光,生命的每一刻都值得好好度过。也许是时节变化,也许是环境影响,尽管景色壮阔,但都会被诗人们以忧伤的格调表现出来:命似浮萍,寄身天地间却无个着落,极目远望,净是鸟归巢,百物凋,怎能不伤心?但其实,境随心变,你若心态超然,那满目的秋景便是让人惊叹的美好;你若愁容满面,秋天自然也就悲伤。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尺寸年华,就该乐其乐,尽余欢。

美的风景,不能一个人细看。现在的我们,常常会想起一些陈年往事,杯盏间,看得清的是现在,看不清的是未来和模糊的过去。人生就是这样,喜忧参半,人都有苦恼,再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有幸福和满足。秋意浓,不仅仅是气象上的浓郁,应该是人们心中流露出来的那一种对生活的微笑与接受。
秋,不悲。绿池中的红荷虽已落尽,铜钱大小的新叶还有长出,其实,希望无处不在。张小娴说:所有的深情,原来是由许多细碎的时光一一串成的,就像一串亮着迷濛微光的小灯泡,静静地俯伏在脚边,照亮着我们彼此相依相伴的身影。愿这个秋天,你等的人会来,你珍惜的人永在,你爱的人永不离开。秋天在儿时的记忆中是十分美好的,有满地厚厚的可以踩的落叶,还有好吃的冰糖葫芦。
长大后,越来越多人离开家乡去远方奋斗,秋天便多了一层想家的意味,飘着淡淡的忧伤。
纵算水尽山穷,叶落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可以风姿万种。秋分,恰如人到中年,并不是所有的繁华落尽,一切都将归于平淡;
秋,是明净,是绚烂,是埋藏在岁月风骨里的温润与美丽。没有哪个时节,能像秋日这样惹人动情。秋,是一本禅意深远的经,一首浪漫高远的诗,辽阔、静谧、怡淡、绚烂和寂寥。一片枫林,一黛远山,一江秋水,几痕江渚,数点白鹭沙鸥,秋便有了淡淡的远意。今日秋分,让我们静下心来,享受秋天带来的一切美好,与大自然四季的轮回:春风,夏雨,秋叶,冬雪。关注岐山县图书,在静美的秋分里,愿你不负韶华,不负春秋,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来源于诗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