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古今》节选——当代新貌之华州文物保护单位(4)
诵读人:刘艳
诵读内容: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州区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共12处。
1.郑桓公墓
位于城区西关街西路南,原有三间郑桓公祠及一座旌功坊,坊上题有“缁衣遗爱”四字,明万历年间改为“周宗忠贤”,明末祠、坊俱毁,仅存郑桓公土冢。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郑桓公墓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海内外郑氏后裔筹资,在原址修建郑桓公陵园广场,墓冢居中,大殿、碑楼、廊房等,气势恢宏,布局严整。
2.李元谅碑
位于公安局大门东侧,立于唐贞元五年(789)。高4.45米,宽1.57米,厚0.41米,额题为《大唐镇国军陇右节度使右仆射李公懋功昭德颂》。碑文32行,每行65字,主要歌颂李元谅十大功劳。李元谅曾任华州刺史兼镇国军节度使,平定朱泌之乱立有战功,贞元四年,从华州离开就任新职时,华州百姓为其树立此碑,歌功颂德。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李元谅碑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禅修寺大殿
位于高塘镇寺前村北禅修寺内。禅修寺始建于宋,名为兴国寺,元代重建,明万历元年(1573)整修后改为禅修寺。年深日久,残破不堪。但仍保持元代建筑风格。1983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将禅修寺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上拨专款修缮,1995年12月,禅修寺修缮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