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爽,丹桂溢香,岁岁重阳又至。为深植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文化根脉,切实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落到为民服务实处,10月29日,区图书馆党支部牵头组织全体党员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关怀与敬意走进夕阳红敬老院,以“情暖金秋 爱在重阳”为主题开展慰问活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的专属祝福。


志愿清扫:净家园,见真情
活动一开场,党员志愿者们便迅速进入“服务模式”。大家手持扫帚、簸箕、抹布等工具,按照分工奔赴各个区域:有的弯腰清扫院落小径的落叶,有的细致擦拭走廊扶手的浮尘,有的认真整理公共活动区的桌椅。分工明确、协作默契的身影,让敬老院的环境在短时间内变得更加整洁明亮。一旁休憩的老人们,看着忙碌的志愿者,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不时主动搭话:“歇会儿喝口水吧!”简单的互动里,满是质朴的温情。这场清扫不仅是一次环境美化,更是党员志愿者用双手践行尊老初心的生动实践,让敬老之情在细微行动中悄然传递。

温情寄语:话暖心,聚关怀
清扫工作收尾后,一场简短却温馨的慰问仪式在院内举行。区图书馆赵馆长代表全体馆员,向在场老人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各位长辈是岁月沉淀的宝贵财富,你们走过的路、积累的经验,都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赵馆长的话语亲切又真诚,“图书馆不仅是藏书架、知识窗,更是服务群众的暖心站。今天我们来这儿,既是送节日祝福,更是想以实际行动,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对老年人的关怀上。”温暖的话语引发老人们的共鸣,现场响起阵阵热烈掌声,温情在空气中不断升温。

文化溯源:忆重阳,传美德
为让老人们更深切地感受节日的文化底蕴,活动特别邀请中国博物馆国家级研究员刘高潮老师,带来一场沉浸式的重阳节文化小讲堂。刘老师以故事化的讲述方式,用通俗的语言串联起重阳节的今昔:从古代“登高避灾、插茱萸祈福”的民俗传说,讲到现代“敬老、孝老”的时代新内涵;从“重阳糕寓意步步高升、菊花酒象征延年益寿”的传统饮食文化,聊到节日背后“感恩亲长、珍视亲情”的精神内核。生动的讲解勾起了老人们的记忆,有人轻声回忆起年轻时过重阳的场景,有人点头附和传统习俗的意义,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温馨的互动感,让现场格外热闹。






甜蜜分享:品甜意,庆佳节
活动的最后,蛋糕分享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区图书馆为老人们定制了一款印着“情暖重阳”字样的大蛋糕,赵馆长与志愿者们围在蛋糕旁,小心翼翼地为每位老人切分,双手递到他们手中,还不忘叮嘱“慢慢吃,小心噎”。一位百岁老奶奶接过蛋糕,紧紧握着赵馆长的手,眼眶微红:“你们这么惦记我们,这蛋糕吃在嘴里,甜到心里头!”
除了味蕾的甜蜜,图书馆还为老人们准备了“精神食粮大礼包”——精选包含健康养生知识、最新时事动态的报刊。志愿者们逐一将报刊送到老人手中,对视力不佳的老人,更是俯身轻声读报,耐心讲解新闻内容,用声音为他们打开了解外界的窗口。捧着《健康指南》的李奶奶笑着说:“蛋糕甜,这书报更甜!谢谢图书馆一直想着我们这些老人!”此刻的敬老院,满是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此次重阳节慰问活动,既为夕阳红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物质上的关怀与精神上的慰藉,也让区图书馆的党员志愿者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孝道文化教育与党性锤炼。这不仅是一次“爱”的接力,更是一次“文明”的传承。未来,区图书馆党支部将持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服务社会、传播文化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