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文化馆始建于1942年。前身为民众教育馆,文化馆创建初期主要业务包括城乡业余文艺创作.宣传.广播放映.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以及图书阅览等工作。1968年至1990年,广播、图书、文物业务先后分出单设,2018年12月文化馆从统万路延伸段迁入人民路新馆,总建筑面积6648平米,2020年机构改革,加挂靖边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牌子,加挂靖边县书画研究院牌子。
文化馆是县政府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属靖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下设的正科级公益性事业单位。单位编制人数31人。内设演出中心、龙图书院、办公室等11个部室。现有正式干部职工69人,科级干部5人。
主要负责组织、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艺活动;搜集、整理、研究民间艺术,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保护、传承工作,指导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开创书画理论研究阵地,做好全县书画展览、培训工作;办好文化艺术杂志《无定河》季刊;为影剧表演提供场所及相关公益服务。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出色的举办了免费文化下乡、非遗进校园活动。举办了各类文化服务公益活动,开设合唱、国画、油画、琵琶、民舞、爵士、书法、瑜伽、剪纸、柳编、声乐等10余个成人和少儿培训课程,开办《艺术靖边》公众号、抖音、快手官方账号。同时建成了非遗展馆,排练厅,信天游小剧场,多功能展厅;并免费对全县人民群众开放。完成了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申报工作。同时成功举办“塞上秋色 水彩靖边”写生作品展,第四届“寻梦统万、写意靖边”全国油画名家写生作品展,出版文化艺术杂志《无定河》季刊四期,有力推动了我们地域文化的推广。
几年来,文化馆充分发挥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示范,培训和辅导作用,主动参与配合机关、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乡村的文艺活动。发掘整理出民间三批次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类49项,其中国家级1项(靖边跑驴),省级5项(靖边信天游、靖边霸王鞭、靖边剪纸、三边柳编技艺、陕北裘皮制作技艺),市级18项,县级25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1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5人,市级43人,县级73人。
靖边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将继续 发掘.整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基层,踏实工作,为陕北文化保护实验区建设和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黄土文化精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