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架花是承载陕南地域文化与先民智慧的传统刺绣技艺,为推动该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城固架花传承基地应运而生。基地以 “守护非遗根脉、赋能文化民生” 为核心使命,集技艺展示、人才培养、就业带动于一体,是目前城固架花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的核心载体。
基地资质过硬,行业认可度高。2023 年 12 月,经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评定,基地被授予 “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非遗工坊” 称号;2024 年 1 月,再获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认证,成为 “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两项省级、市级权威资质,既肯定了基地在非遗保护领域的专业能力,也奠定了其在区域非遗传承工作中的标杆地位。
在技艺展示与文化传播方面,基地特设专业化展示区域,系统陈列城固架花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绣品 —— 涵盖传统吉祥纹样(如牡丹、凤凰)、民俗场景绣件(如婚嫁用枕)及现代创新作品(如服饰配饰、家居装饰),同时辅以刺绣工具、纹样手稿等实物展品,全面呈现技艺的历史演变与工艺特点。展示区通过静态陈列与动态演示结合的方式,定期面向公众、研学团体开放,直观传递城固架花的文化内涵,助力非遗知识普及。
人才培养是基地传承工作的核心抓手。基地常年开设 “城固架花刺绣师” 免费公益培训班、“职业技能培训月” 等公益培训项目,课程设置涵盖基础针法(如平针、盘金绣)、纹样设计、色彩搭配、成品制作等全流程内容,由具有数十年经验的城固架花资深传承人及专业讲师授课。培训不设学历、年龄门槛,重点面向本地待业人员、农村妇女、非遗爱好者群体,年均培训学员超百人,有效夯实技艺传承的人才基础。
此外,基地积极推动非遗技艺与民生需求结合,切实带动本地就业增收。通过与区域内文创企业、服饰厂家建立合作,基地为结业学员搭建就业对接平台,推荐合格学员从事刺绣制作、技艺教学等岗位;同时为有创业意愿的学员提供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支持,助力其开设个体绣坊或线上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已有近 50 名学员通过基地培训实现本地稳定就业,10 余名学员成功自主创业,真正让 “指尖技艺” 转化为 “指尖经济”,为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注入文化动能。
未来,城固架花传承基地将持续深化 “保护 - 传承 - 赋能” 模式,进一步完善展示设施、优化培训体系、拓展就业渠道,推动城固架花在活态传承中实现创新发展,助力地域非遗文化焕发持久活力。
开放时间:上午:9:00——下午5:00
场馆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博望街道谢家井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