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泥砚是中国汉族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澄泥砚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澄泥砚的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
砚台正面书写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此乃我国古代用来祝寿的祝福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意思为福气和东海的水一样,天天流不断,形容福气多;寿命和南山上老松树一样,永远存在,形容寿命长。
寿比南山不老松中,南山指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般长久。